熱控專業(yè)基建期總結
經過為期兩年的緊張建設,某新建電廠兩臺機組相繼投產發(fā)電。期間雖然經歷了重重困難和種種波折,但最終,兩臺機組都能在計劃工期以內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且機組投產后運行情況良好,綜合來看,這兩年多的辛勤工作,總算是幸不辱命。
一、熱控設備概況
本工程采用采用爐、機、電及主要輔助系統(tǒng)(車間)分類集中控制方式。兩臺機組合設一個集中控制室。煙氣脫硫控制系統(tǒng)采用獨立的控制系統(tǒng)(與主機DCS相同),控制點在輔網控制室;水、灰渣等系統(tǒng)各采用PLC網絡控制,最終納入輔控網,各自生產車間附近的控制室內設有臨時操作員站,輔網控制點設置在輸煤綜合樓的輔網控制室內。
本工程分散控制系統(tǒng)(DCS)采用北京日立控制系統(tǒng)有限公司提供,其總體結構為設置每臺機組的DCS網絡和2臺機組的公用系統(tǒng)DCS網絡。機組的DCS網絡覆蓋的范圍包括鍋爐及其輔助系統(tǒng)控制、汽機及其輔助系統(tǒng)控制。機組DCS系統(tǒng)其功能范圍包括了數據采集系統(tǒng)(DAS)、順序控制系統(tǒng)(SCS)、模擬量控制系統(tǒng)(MCS)、爐膛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FSSS)。公用系統(tǒng)DCS網絡通過網橋可與任意一臺機組的網絡雙向交換數據,由某一臺機組的運行操作人員對進入公用網絡的系統(tǒng)進行監(jiān)控。具體由哪臺機組的運行操作人員監(jiān)控通過權限的設定(通過軟切換開關)指定。單元機組全部實現LCD監(jiān)控。每臺機組設6臺操作員站,運行人員在集中控制室內通過LCD操作員站實現機組啟/停運行的控制、正常運行的監(jiān)視和調整以及機組運行異常與事故工況的處理。集中控制室背景墻設置4臺65″液晶電視用于DCS畫面、趨勢的監(jiān)視(每臺機組2臺),4臺65″液晶電視用于全廠工業(yè)電視顯示(每臺機組2臺)。集中控制室內不設后備監(jiān)控設備和常規(guī)顯示儀表,僅保留少數獨立于DCS的硬接線緊急停機、停爐、跳發(fā)電機斷路器等的控制開關。單元機組分散控制系統(tǒng)DCS按照功能分散和物理分散的原則設計,主要功能包括數據采集系統(tǒng)(DAS)、模擬量控制系統(tǒng)(MCS)、順序控制系統(tǒng)(SCS)、鍋爐爐膛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FSSS)。汽機數字電液控制(DEH)、汽機緊急跳閘系統(tǒng)(ETS)、小汽機數字電液控制(MEH)、小汽機緊急跳閘系統(tǒng)(METS)隨主機設備成套,均采用與單元DCS相同的硬件,與機組DCS實現一體化。燃油泵房、空壓機站等單元機組共用系統(tǒng)納入公用DCS系統(tǒng),均可由兩臺單元機組DCS操作員站進行監(jiān)控,并設置相互操作閉鎖。
公用輔助車間(系統(tǒng))主要有凝結水精處理、化學補給水處理、汽水取樣及加藥、綜合水泵房、鍋爐除灰系統(tǒng)、鍋爐除渣系統(tǒng)、輸煤系統(tǒng)等,全部采用MODICON-QUANTUN系列PLC實現程序控制。車間級分設水系統(tǒng)控制網絡、灰渣系統(tǒng)控制網絡、輸煤系統(tǒng)控制網絡即“水”、“煤”、“灰”三個PLC控制網絡。在化學水處理車間控制室內通過水網的操作員站可對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tǒng)、凝結水精處理系統(tǒng)、化學取樣及加藥系統(tǒng)、綜合水泵房、補給水泵房、工業(yè)廢水處理系統(tǒng)、生活污水處理系統(tǒng)、供氫站進行監(jiān)控;在灰渣控制室通過灰網的操作員站可對除灰、除渣進行監(jiān)控;在輸煤控制室通過煤網的操作員站可對輸煤、含煤廢水處理系統(tǒng)進行監(jiān)控。各輔助車間控制室不再設常規(guī)控制儀表盤。
本工程主要的設備選型如下:
1)隨主設備配供的變送器為羅斯蒙特3051系列變送器及少量ABB變送器,其它變送器為霍尼韋爾公司ST系列變送器;
2)測溫元件、壓力表為安徽中能公司產品;
3)進口電動執(zhí)行機構大部分采用ROTORK產品,小部分采用SIPOS及EMG產品;國產執(zhí)行機構大部分采用揚修產品,小部分采用上儀產品;氣動門控制器主要采用ABB及西門子產品。
4)磁伸縮液位計采用K-TEK產品;超聲波、導波雷達料位計絕大部分采用E+H產品。
5)邏輯開關(壓力、差壓、液位)采用SOR公司產品;
6)高溫高壓儀表閥門采用英國SAFELOK產品;國產儀表閥門采用鎮(zhèn)江化工儀表電器有限公司產品。
7)風量測量裝置采用南京東大科技服務中心有限公司產品;
8)熱控實驗室壓力校驗裝置采用北京博世康產品;溫度校驗裝置采用FLUKE產品。
鍋爐房的變送器、壓力開關、差壓開關均就地分片小集中,布置在就地儀表保護箱或保溫箱內。汽機房的變送器、壓力開關、差壓開關均就地分片小集中,采用儀表架安裝。
風機油系統(tǒng)就地控制柜、給煤機微機控制柜、空預器間隙調整就地柜、空預器主控柜、磨煤機油站控制柜、膠球清洗程控柜等隨主、輔設備配供的控制柜均就地靠近受控設備布置。
旁路系統(tǒng)采用一級高壓旁路(主蒸汽)系統(tǒng)裝置,高壓旁路系統(tǒng)裝置由高壓旁路閥(高旁閥)、噴水調節(jié)閥、噴水隔離閥及其執(zhí)行機構等組成,由CCI成套供貨。旁路控制系統(tǒng)納入機組DCS控制。
在基建過程中,從設計、招標、供貨、安裝到調試各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存在問題,都將對最終的工程質量造成不良的影響。如果想要建設一個優(yōu)質的精品工程,就必需把握好工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缺一不可。細節(jié)決定成敗,只有盡量多的關注工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才有可能將我們的工程完成的盡善盡美。下文將針對本工程熱控專業(yè)的一些經驗和教訓,進行總結和反思。
二、工程設計
設計是工程建設的源頭和基礎,優(yōu)秀的設計會使工程建設事半功倍,反之,一個糟糕的設計則會使工程建設事倍而功半。同時一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樣,一個不良的開端則會嚴重拖累到后續(xù)的各項工作。對于本工程熱控專業(yè)來說,設計中的亮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主機DCS、脫硫DCS與汽機DEH、ETS以及小機MEH、METS采用相同的的DCS硬件和軟件,整合為一個一體化的DCS控制系統(tǒng),減少了與DCS需要進行通訊的子系統(tǒng),提高了系統(tǒng)運行的可靠性,同時,有利于熱控人員對于整個控制系統(tǒng)的學習及掌握,減少了備件的種類及庫存數量,使得整個控制系統(tǒng)更加便于維護。
2、與DCS控制系統(tǒng)類似,各輔助車間控制系統(tǒng)統(tǒng)一采用了QUANTUM系列PLC,有利于整個輔網控制系統(tǒng)的構建和無縫融合。使得全廠重要的控制系統(tǒng)僅基于兩個平臺的產品,一個是日立的DCS,一個是MODICON QUANTUM系列PLC,便于熱控人員對控制系統(tǒng)能更好的進行維護。
3、盡可能的統(tǒng)一了全廠熱控設備的選型。對于熱控設備中最常見的變送器以及執(zhí)行機構的品牌都盡可能的進行了統(tǒng)一,變送器主要使用的是霍尼韋爾產品,進口執(zhí)行機構主要使用ROTORK產品,國產執(zhí)行機構主要使用揚修產品,減少了所使用設備的品牌,有利于減少今后維護過程中備品備件的庫存數量,同時更加方便要求設備生產廠家提供現場服務。
4、脫硝以及吹灰控制系統(tǒng)都取消了供貨廠家原始設計的PLC控制系統(tǒng),將其控制邏輯都通過DCS來進行實現,簡化了控制系統(tǒng)的構成,節(jié)省了成本。
上面提到了幾條本工程中熱控設計的幾個亮點,但在本工程中,設計中的存在不足要遠遠多于優(yōu)點,本工程中,僅某設計熱控專業(yè)所出具的設計變更就有52條之多,僅從熱控設計變更的數量來說,熱控專業(yè)的設計是比較失敗的。這些設計當中所存在的問題,也給基建期間熱控的后續(xù)工作造成了許多困擾,造成整個基建期的熱控工作顯得頗有些步履維艱。下面就關于設計當中所存在的不足一一道來。
1、設計當中關于施工及供貨范圍的界限規(guī)定不合理也不夠清晰明了,造成了施工單位關于施工范圍及乙供設備的采購有許多推諉扯皮的地方。比如,某設計院熱控專業(yè)的第1條設計變更就是關于廠供電纜的敷設及接線的,最初施工圖中關于這項內容的描述就是廠供電纜的敷設及接線由設備廠家來負責完成,事實上這樣描述是極不合理的,隨設備供貨的電纜,供貨廠家是無法再安排人員來敷設電纜和接線的,然而施工單位卻會根據這樣的條款一則拒絕施工,二則索要工程量簽證。為了推進熱控安裝工作,不得不提出設計變更。再列舉一例,熱控專業(yè)在計劃吹管之前出版了一個設計變更是關于DCS機柜內部接線的,當時已臨近吹管,在進行MFT調試時才發(fā)現MFT至其它許多控制器的硬接線信號都沒有設計電纜,原因是設計院將其作為機柜內部接線處理而將電纜供貨、敷設和接線的責任推給了DCS廠家,導致這部分設計遺漏,施工單位不見到設計變更拒不安排施工,經過多次交涉才最終解決此問題,然而也險些影響了#1爐的吹管工作。在施工圖以及施工合同當中,類似的漏洞比比皆是。出現這樣的現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設計院為了規(guī)避自己的設計責任,減少自身設計的工作量所導致的,設計院將許多電纜都設計為歸設備廠家供貨后,這部分的設計責任就也相應的推給了廠家。這一部分的接線圖、電纜清冊等內容便以廠家圖紙為準,導致很多冊的圖紙設計深度事實上無法滿足工程的需要(關于廠供電纜這一塊,個人認為應該審慎對待,除非時招標前就能確定型號、規(guī)格數量的電纜,其它不建議將其列為廠供,下文將針對電纜有單獨的說明)。另外,施工合同中關于各標段施工界限的劃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某些區(qū)域存在交叉或者遺漏,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施工單位間互相推諉扯皮從而使部分工程無人施工。比如集控樓#2機組的電纜橋架,同時有兩個條款對此區(qū)域的橋架施工范圍進行劃分,且劃分后的所屬標段各不相同,因而導致集控樓#2機組電纜橋架施工問題拖延數月一直得不到解決,#2電纜橋架的施工也推遲了至少兩個月。與此相反,#1、2冷卻塔區(qū)域溢流坑液位計及塔池補水電動門的,按區(qū)域劃分設備安裝屬D標段,而電纜按照系統(tǒng)劃分則分屬A、B標段,但是從配電間至就地設備的電纜溝按分工屬于土建專業(yè),此部分的施工按照區(qū)域劃分的,但是等到需要敷設電纜的時候,D標段已經施工完畢撤離,此部分工程相當于成了盲區(qū),無人肯承擔施工,結果導致冷卻塔補水電動門遲遲無法正常投用。還有,施工合同中以及施工圖中關于乙供材料的界定一定要合理,比如熱控使用的儀表管,在施工合同中此部分材料歸施工單位采購,然而在管閥清冊中,部分儀表管開列的是屬于廠供,事實上,如果未在技術協(xié)議供貨范圍中列明儀表管的規(guī)格數量時,廠供儀表管的質量和數量都是無法得到保證的,個人認為,合同中應盡量減少關于材料供貨方的交叉現象,同一種材料,如果存在著幾方供貨的情況,很大的可能都會導致某一方或某幾方存在漏供、拒供的現象。這種情況會導致后續(xù)催貨工作中增加大量的人工和時間成本。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合同的條款欠缺嚴密性及合理性造成這種現象。在合同條款進行審核時,有時候我們還需要站在施工方或者供貨方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有些合同條款對我方有利但對對方比較苛刻的,實際上最終執(zhí)行時都會存在難度,合同執(zhí)行的效果都可能會大打折扣,反而增加了后續(xù)工作的難度。
2、熱控專業(yè)的部分施工圖設計由某設計院分包給某某設計院,兩個設計院之間的配合存在一定的脫節(jié)現象,造成出圖進度緩慢,施工圖質量不高,存在一定的錯誤和遺漏。例如熱控儀表成套設備以及變送器在招標前某某設計院的施工圖尚未出版完畢,導致招標前仍無法精確統(tǒng)計各類儀表的數量,甚至在招標完成后,還有一定數量的儀表需要增補采購。另外,某設計院各專業(yè)之間的配合也存在一定問題,在熱控施工圖中,都存在因鍋爐、汽機、電氣專業(yè)提資不及時,導致熱控圖紙未及時更新從而使設計中存在各種錯誤和遺漏。比如,給煤機空氣炮就是因為某設計院鍋爐專業(yè)提資不及時,導致熱控專業(yè)遺漏了空氣炮控制部分的設計。問題尤其嚴重的是暖通專業(yè)與熱控專業(yè)的配合,按常規(guī)來說,暖通控制部分也應由熱控專業(yè)來進行設計,然而由于某設計院熱控室與暖通室之間的某些歷史遺留問題,導致兩個專業(yè)間極其不配合,他們的分工原則是如果暖通控制系統(tǒng)含在暖通設備內招標,則歸暖通專業(yè)設計;如果暖通控制系統(tǒng)單獨進行招標,則由熱控專業(yè)進行設計。對于某新建電廠,暖通主設對于控制部分不甚了了,且設計時又難以接受他人的修改意見,因而將暖通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責任全部推卸給了暖通供貨商,而供貨商內部本身又存在分工冗繁以及分包現象,導致暖通控制系統(tǒng)在進行設計時困難重重,整個設計最終千瘡百孔、錯漏百出,很多時候安裝工作都無法按圖進行,只能要求廠家現場進行指導。在施工時暖通主設又拒不接受我方的變更意見,導致施工進度推進極其困難。在發(fā)生主設與我方配合較差時,應果斷向領導申請更換該專業(yè)的主設人員,以免將設計中的不足不斷放大以致難以收拾。
3、設計圖紙與設備供貨時的最終版圖紙出入甚大,甚至有完全牛頭不對馬嘴的地方。在熱控專業(yè)的設計變更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最終供貨的設備與設計院所提供的施工圖完全無法對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送風機、一次風機油站的施工圖與設備隨機資料中的圖紙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總之兩者都無法與現場設備相對應,而廠家也無法確認哪個版本的圖紙可以與現場設備相符,因為油站是由風機廠家的分包商所提供的,資料的流轉環(huán)節(jié)一多就容易發(fā)生脫節(jié)。最終來回兜了數圈才索要到了一份與設備相符的圖紙。而引風機則是完完整整漏掉了電機油站沒有設計。在初設時,引風機與送風機、一次風機一樣是只有一個油站的,而最終供貨時修改了設計增加了引風機電機油站卻未及時通知熱控專業(yè)主設,導致如此重要的設備居然遺漏了設計。類似的問題還有不少,例如循泵液控蝶閥、EH油站、磨煤機油站等等,或多或少都存在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如下幾條,一是因為工期緊湊,圖紙出版周期較短,催圖也催的比較急甚至有時是按照電子版圖紙來進行設計,導致設計時粗枝大葉,設計質量不高;二是因為國內供貨商在進行提資時內部流程管理不嚴謹,過于隨意,有時僅僅為了應付導致提供的資料版本陳舊,或者是廠家圖紙更新后未及時通知我方以及設計院;三則是因為專業(yè)內部之間溝通欠缺,審圖時未相關專業(yè)同時進行。
4、施工圖中所開列的材料數量缺口較大,施工單位在安裝工作進行時最為關心的就是施工圖所開列材料的數量是否能滿足現場的需求,一旦材料存在較大缺口,材料或設備的供應難以為繼,將會嚴重制約現場的施工進度。對某設計院而言,某新建電廠是其設計的首臺百萬級的項目,很多材料的數量都是參考60萬項目來進行開列的,因而與現場實際出入很大。另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材料被開列為廠供,而實際設備廠家并不提供所開列的材料,所以導致廠供材料這一塊存在很大的缺口。本工程針對電纜、儀表管等前前后后出版了多次設計變更才基本保證了現場材料的供應。
三、催圖及審圖
在安裝期間,圖紙?zhí)峤坏倪M度與設備供貨的進度同等重要,甚至,圖紙的提交相比設備供貨需要更多的提前量。因為在拿到圖紙之后,還需要進行仔細而謹慎的審圖,才能在錯誤及缺憾在轉變?yōu)槭聦嵵皩⑵湎,問題需要將其解決在萌芽期間,一旦形成了既成事實,作出修改的難度遠遠大于其發(fā)生之前。本工程熱控專業(yè)在催圖方面?zhèn)人認為是比較及時的,基本未發(fā)生因供圖不及時影響到現場施工的情況,然而在審圖方面,做得卻有些欠缺。熱控專業(yè)的很多設計變更,是在安裝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后才提出的,而不是圖紙審核的過程中發(fā)現的,這就說明圖紙審核的工作還沒有完全做到位。限于工程經驗,在初步進行審圖時,所著眼的角度有些偏離了審圖的目的,僅僅只是發(fā)現一些表面上存在的設計錯誤或者不完善的地方,而且未要求監(jiān)理嚴格按照工程管理制度來組織施工圖會審,會審時大部分只是邀請了運行人員與熱控專業(yè)一同進行熱控系統(tǒng)圖的審核,而對于熱控現場施工更加具有實用價值的材料清冊、接線圖等部分進行詳細的會審。導致只至在安裝過程中才發(fā)現圖紙與現場設備不符,從而使熱控安裝工作的進行極為被動。在進行系統(tǒng)圖的審核時,需要要求相關工藝專業(yè)的工藝流程圖與熱控儀表系統(tǒng)圖共同進行審核,才能發(fā)現熱控部分與機務部分是否相符。另外在技術協(xié)議簽訂時,應對設備供貨廠家提供設計的資料作出更加詳細和嚴格的要求,同時與設備廠家設計人員、設計院主設加強溝通,以保障設備提資的準確和正確。施工圖審核的重點個人認為有以下三點:一是與機務、工藝專業(yè)圖紙是否相符,有無缺漏;二是材料規(guī)格數量是否滿足現場安裝的需求,是否會在供貨或采購過程中引起分歧和糾紛;三是需要與設備隨機資料相對照,看看施工圖與現場設備是否能對應上,圖紙會審不僅僅要審核設計院所出版的藍圖,設備隨機資料中的圖紙同樣也需要進行審核,畢竟在目前設計院這種設計深度下,現場很多安裝工作是以設備隨機資料中的圖紙作為依據的。另外還有一點建議,是否在催圖時各重點專業(yè)便安排一名有經驗的專業(yè)人員在設計院進行催圖工作的同時,對設計院各主設所完成的施工圖初稿進行審核,將有些將來預計會碰見的問題盡早消除在萌芽當中。
四、設備招標及選型
設備的招標工作是設備采購過程中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一個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常招標的時間安排非常緊湊,從開始到結束只有一周左右,往往一個專業(yè)在一個批次當中會有多個設備同時進行招標,而且對于熱控專業(yè)來說,還需要配合其它專業(yè)進行招標,工作任務相當繁重,事實上對于招標文件的審閱往往只能是做到走馬觀花而已,僅僅依靠這幾天的時間是很難把握好招標工作中的各項細節(jié)的。要做好設備的招標工作,功夫多花在招標期間之前。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設備進行招標之前,需要做好以下三點:
1、仔細審核設備的技術規(guī)范書,規(guī)范書中的條款是否完整而嚴密,對于設備技術規(guī)范書的審核,個人認為應該著重于供貨清單與供貨范圍的描述是否一致,凡是在技術規(guī)范書的條款中要求設備供貨方供貨的,都應該在供貨清單中有所體現,包括隨設備配供的輔助配件、材料等等(對于熱控專業(yè)來說尤其是電纜、儀表管、閥門、接頭、墊片等材料)因為在執(zhí)行技術協(xié)議時,供貨方事實上都是以供貨清單為準的,即便是在條款中有所限定,供貨方也是有可能不認賬的,這樣就會極容易引起供貨過程的糾紛。例如東鍋廠所供設備如點火系統(tǒng)、空預器間隙、熱點監(jiān)測等設備的電纜,因為在合同中并未對以上設備電纜的供貨作出詳細的約定,而且也未出現在供貨清單中,僅有一條籠統(tǒng)的條款“供貨范圍內工藝檢測儀表和控制設備的設計由賣方負責,接口在就地接線盒或設備的端子排上。從檢測設備、控制設備(含執(zhí)行機構)到就地接線盒的電纜和就地接線盒(柜)由賣方設計和提供”,針對這個條款,東鍋廠就會提出對于他們有利的理解,從而拒絕供應這一部分電纜。一旦面對合同當中這樣實實在在涉及到雙方利益的條款,靠溝通是很難解決問題的。還有脫硝部分的電纜橋架情況也是如此,對于電纜橋架也只是有一個籠統(tǒng)的條款,供貨清單中未開列,結果就是東鍋廠拒絕提供這部分橋架,而電纜橋架屬于乙供,但設計院的材料清單中也未開列這一部分,所以這部分橋架的供貨就又造成了糾紛。上述兩例事實上都對熱控安裝過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工期如此緊張的局面下,任何一點不利的影響對于整個施工進度都是有可能造成蝴蝶效應的,不利的結果會不斷被放大。
2、招標前充分做好有關設備選型的調研。作為專業(yè)人員都希望現場能使用的是質量可靠、使用方便、口碑好的產品,尤其是進口產品。然而在當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產品品牌眾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某些產品還存在著虛假宣傳,甚至還存在曾經質量可靠口碑好的產品,質量出現下滑或是有以次充好的現象。這就需要做大量調研工作,確保推薦入圍的品牌都是禁得起考驗的。因為事前準備的比較充分,在熱控專業(yè)所選擇的設備當中,變送器、進口儀表閥、工藝閥、風量風速測量裝置、熱控試驗室設備的選型就目前來看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3、把握好入圍廠家的門檻。想要采購到價廉而又物美的產品,僅僅做好設備選型還是不夠的,入圍廠家的選擇也很重要。通常擁有業(yè)績較多的供貨商,在保證供貨質量及供貨進度方面都相對可靠。同時,對于那些希望投機取巧走捷徑的廠家,應堅決剔除。
另外再提一點關于另一方面的問題,為了便于設備隨機資料及備品備件、專用工具的管理,招標時應嚴格要求供貨方應將隨機資料、備品備件及專用工具都單獨統(tǒng)一包裝進行發(fā)貨。以免在隨設備供貨時由于施工單位保管不善造成遺失。
五、設備供貨及開箱驗收
設備在招標后,工作重點就要放在保障設備供貨進度及質量上。熱控專業(yè)在保障設備供貨進度這方面還算可圈可點,設備供貨基本都滿足了現場安裝的需求。在這方面的一點點心得就是設備供貨宜早不宜遲,只有貨到現場,設備催貨的工作才算是告一段落,在這其中,供貨方的任何承諾都是有可能變卦的。供貨計劃要提前著手安排,同時還要積極與供貨商保持溝通,隨時掌握設備的備貨情況。遇到供貨存在困難時要及時向領導反映,以尋求其它途徑得以解決。但是在收貨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改進的就是,為了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在告知供貨方收貨人及收貨地址時,將施工單位的倉庫管理人員作為了收貨人,但這種方式對于及時掌握第一手到貨情況是不利的。為了更好的了解設備到貨情況,還是應該將工程部的專業(yè)人員作為收貨人。
開箱驗收的目的一是為了檢查設備到貨的規(guī)格型號與數量是否與供貨清單相符,二來是為了檢查有無外觀損傷以及設備質量、供貨來源是否可靠。因為熱控專業(yè)的設備數量和種類都比較多,而且還有很大一部分設備是隨工藝設備成套供貨的。因此熱控開箱的工作量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大的。對于本工程,熱控專業(yè)開箱驗收做得只能說基本完成了任務,核對了設備型號、數量,查出了部分假冒偽劣的產品而已。但是由于開箱時人員未固定,只是需要開箱時誰有空誰參加,結果是對于整個開箱的盤點工作還是比較混亂的,而且也沒有建立一個完善的開箱臺帳,往往設備開完箱之后,設備的存放、使用情況都未及時掌握。鑒于此,建議開箱工作還是應確定人選專門負責開箱驗收工作,并及時建立設備開箱的臺帳,有助于掌握到貨或缺件的情況。說到這里,再提一個另一方面的問題,在設備開箱時,針對電動執(zhí)行機構的控制板,在備品備件中開列的都是1套,但是供貨商往往都只供其中一塊,甚至是其中最便宜的一塊。因為對于不同品牌的執(zhí)行機構,執(zhí)行機構內的控制板名稱、數量都是不一致的,1套執(zhí)行機構控制板很容易造成歧義,因此在執(zhí)行機構做配件時,最好是按整臺執(zhí)行機構來開列。
- 上一篇:承接中節(jié)能合肥發(fā)電公司2#機本體熱工測點拆裝及校驗工作 [2018-04-05]
- 下一篇:承接國能壽縣生物發(fā)電有限公司加裝同期裝置閉鎖繼電器 [2018-03-22]